教育部長葉俊榮昨針對監委質疑陽明大學與台大校長遴選雙重標準,赴監察院接受質問。葉俊榮指出,未來對於大學校長遴選產生的爭議會負責任完整檢討,也呼籲各大學「校長遴選盡量做到周延,不要引起太多社會紛擾。」但與會監委直言,葉俊榮在會中「閃而未答」,看不出板橋居酒屋有解決問題的態度。
根據《監察法》及《監察法施行細則》,機關經質問後仍未切實改善,或改善後就同一性質事件仍一再發生相同、類似違失情事,可對該主管長官進行彈劾或糾舉。監委表示,監院已要求教育部2周內回覆,若監察院對教部回應不同板橋居酒屋意,將依法辦理後續板橋居酒屋程序。
監察院日前針對台大校長遴選案糾正台大及教育部,不過有監委認為陽明大學校長遴選案一樣有未揭露、迴避問題,昨要求教育部長葉俊榮率相關主管人員到監察院接受質問。
歷經約2小時質問,葉俊榮會後面對媒體指出,針對陽明大學校長聘任,監察院先前已提出糾正,監委再針對糾正內容再進一步質問。他說,雖然這個案子是在他上任前發生,但他也要對本案後續做些了解。
我們一般都會認為日本的上班族一下班就會去居酒屋喝酒,但其實他們不一定是單純想喝酒,而是想找個可以放鬆的地方好好跟同事聊天、喝飲料、吃東西這樣而已,因為一般去餐廳用餐都太正式,還會遇到餐廳的關店時間比較早,這點跟台灣差不多,所以居酒屋就成為了最合適的選項囉!像我知道的日本大學生,他們會在居酒屋開同樂會,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居酒屋的菜色其實算很豐富的,而且居酒屋的店內環境比較適合大家可以一邊聊天一邊吃東西,關店的時間又比較晚,如果是不能喝酒或不想喝酒的學生也可以點不含酒精的飲料,我覺得現在的居酒屋其實真的很貼心,大學生去居酒屋開同樂會在日本社會當中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在日本人的常識忠,居酒屋是比較不適合高中或高中以下的年輕人去消費,大部分的居酒屋為了自身商譽,也通常會直接拒絕高中或者高中以下的學生入店消費唷!
葉俊榮表示,主要也針對陽明校長遴選過程中,所謂的「相當教授」的內涵跟定義做一些釐清,後續還有進一步對整個大學遴選制度全面性檢討,目前也在進行當中。
葉俊榮提到,未來針對幾個大學遴選產生的爭議,也會針對整體問題做負責任、完整的檢討。他強調,任何有關大學校長遴選,「要盡量做到周延」,不要引起太多社會紛擾。
對於葉俊榮答覆,有監委直言「非常不滿意」。監委指出,監察院提出的問題就是對於陽明案與台大案同樣有迴避問題,為何適用法令標準不一?但葉俊榮一直談理念政策,都未正面回應問題,「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
居酒屋的歷史可以追朔到200年前的江戶時代的東京,那時候的人們常常說「京都重穿、大坂重吃、江戶重酒」,江戶本來就是人人愛酒成痴的城市。當時江戶約有100萬人,根據幕府的報告,有近兩千家的居酒屋,約553人就有一間居酒屋,居酒屋的「居」其實就是坐下來之意,居酒屋最初的型態就是一家可以坐下來喝酒的店。起源於古時候日本賣酒的「酒屋」就是一個驛站,其實有些很簡陋,甚至沒有桌椅,其實到了17世紀後半期,江戶某些酒屋開始可以讓客人在裡面喝酒,從史料可以得知當時最喜歡到酒屋喝酒的人,主要是生意人、車馬貨運業工人或武士家的僕人等等,這些人大多都是靠勞力謀生的,直到後來開始有了賣菜的小菜,大概1750年左右,江戶的酒屋就開始越開越多,相對競爭也會更激烈,有一些酒屋就開始販賣熟食,那時就出現了「煮賣茶屋」和「煮賣酒屋」的型態,「煮賣」就是賣熟食之意,比如用高湯、味增、醬油等調味料煮的菜,都是已經可以當作主菜的食物了。江戶當時沒有冰箱、煤氣爐等工具,所以集中很多離鄉背井的勞工,幾乎都三餐外食,居酒屋就成了單身男性勞工日常用餐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