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可以自由拍攝傳達理念,但不要讓評審覺得不自由。」導演柯一正22日出席《台灣討拍》影像徵件啟動記者會時鼓勵當代年輕人自由創作,但幽默提醒參賽者作品必須要有內容,讓評審容易理解。他表示,過去的自由可能是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但現在人們所定義的「自由」可能更多元。他認為,自由的前提是不干犯他人的自由。
文化總會舉辦「《2018台灣討拍》台灣精神—年輕世代影像徵件」活動,並邀請了導演柯一正、台北影視實驗教育機構校長李遠(小野)、導演楊力州、導演盧建彰、導演尹國賢5位影團體服視界重量級人物擔任此活動顧問。《台灣討拍》主題為「自由」,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司馬文武)表示,「自由」是台灣重要的價值與信念,鼓勵當代年輕人不設限地創作任何主題。
為了響應此主題,文總打破過往評審需經驗豐富的形象,招募100名25歲以下的素人學生擔任青年評審團。「也就是說,幼稚園的學生、國小生都可以報名擔任評審。團體服」江春男笑說,評審團的陣容值得拭目以待。
《台灣討拍》的影像類別分為三類,包括劇情類、非劇情類,以及慢動作類。「台灣不缺好故事,只缺把好故事說出來的人。」導演盧建彰表示,台灣年輕人很有理想,他舉例,拍攝「看見台灣」的齊柏林,以及走入偏鄉、Teach For Tai團體服wan的創辦人劉安婷,都是有故事的人,而將這些故事挖掘出來,或許是讓國際看到台灣的管道。
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服裝產業,也讓服裝定制產業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目前的定制環節當中,我們經常會愛電商平台上面買我們需要的衣服,也會在網上定制我們需要的服裝。比如很多企業會在網站上定制團體服。服裝定制中市場需要比較大的就是校園裡面的服裝定制,不管是班服定制,還是校服定製或者是社團服定制,基本上每個團體在活動的時候都會定制一款屬於自己的團體服。除了團體也有一些個人會通過個人的服裝定制來展現學生們喜歡追求個性展現自我的追求。除了校園裡面的服裝定制,企業裡面的工服定制也成為定制行業的新寵,就目前大部分的工廠或者企業裡面,都會要求員工統一著裝,這不僅僅代表的是一個企業的文化更是一個企業對外宣傳的途徑。工作服定制是一個可以企業對外宣傳非常不錯的途徑,但是一部分企業不重視這些,導致白白丟失掉一塊宣傳自己的陣地。
導演楊力州亦表示,設立慢動作的影像類型,是希望突破框架,用另類的方式來看待平常習以為常的事物。「拍攝幾秒的畫面,就有機會可以拿到5萬元獎金,是很令人興奮的事!」他說,慢動作的畫面不是只有水滴的凝結狀態、玻璃杯碎掉的瞬間,身邊有許多人事物,只要發揮些創意,就可以有精彩的畫面。他舉例,也許氣球爆掉後出現花朵的畫面、或是女兒獲獎面部表情變化的畫面等,都是不錯的題材。
《台灣討拍》影像徵件從即日起開始受理,影片類型共分為劇情類、非劇情類,以及慢動作類3種,獲獎金額在最高達20萬元台幣,文總邀請25歲以下、對影像製作有興趣的青年,不限國籍,皆可報名參加。另外,即日起至7月16日也將招募100位25歲以下青年擔任此活動評審團,甄選出來的成員需全程參與培訓課程,方符合評審資格。
怎樣的團體服才算好的呢?
1. 如果是簡單膠印印製,盡量避免特別大的色塊,特別是班服胸口logo這裡(如果有大色塊可選用白色T卹,用水漿印製透氣性強,全身印T卹與熱昇華工藝除外這兩種工藝透氣性好)
2. 如果選擇絲網印花,就要考慮印花的顏色,顏色的數目越多,價格也就越高
3. 如果是圖案比較大,印製地方比較多。或者是顏色複雜。一般採用全身印工藝,現在市面上全身印T卹材質普通為莫代爾、太空棉與速乾。另外還有一款新型速乾布料。這種材質市面上很少公司有。網孔比正常速乾要密集兩倍,而且柔軟,透氣好,比純棉穿起來還舒服。不過質量價格稍微會貴點。
4. 衣服版型要大氣。並不是所有的版型都適合青少年。人靠衣裝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比如純棉T卹,一般都是進口孟加拉,所謂版型偏向外國人,衣服比較大,寬鬆,圓領也比較高。
5. 設計圖要適合印製到衣服上。很多特別好看的圖,實際印到衣服上變的很不搭配。就像女生平時畫眉毛一樣,適合自己臉型的眉形才是最好的。